知识与资讯
翻译组织
 
中国内地公办专业翻译学院
发布时间:2011-8-2 13:11:00||  点击:3842次||  文章分类:翻译组织||  发布人:翻译家(Fanyijia.com)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School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是在因应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经济、文化诸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的同时,遵循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经过精心筹备,于2006年12月新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高质量、多层次口笔译翻译人才的教学机构。

凭借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四十多年翻译教学经验的沉淀和积累,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学术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培训方式,以及与国际上60多所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基础,翻译学院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专业教育。通过整合学校翻译教学、研究资源与师资力量,形成各语种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资源共享,翻译学院荟萃了一支既具备口笔译实践经验又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高质量、多语种教学与研究的精英师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有全国知名翻译学教授,也有长期从事口笔译、同声传译教学的、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还有数十名语言及翻译教学的外籍专家,还有在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等全国重要翻译学术机构中担任要职的学者。翻译学院还从中国外文局、中央编译局、新华社、外交部等单位聘请资深翻译家作为学院的顾问和客座教授。

翻译学院主要培养:1)本科应用翻译方向(侧重翻译实务、国际会议传译、同声传译;2007年招生);2)本科、二学位国际会议传译方向(计划2008年招生);3)三年制硕士研究生(设口译理论与实践、笔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学研究、翻译教学研究四个研究方向;计划2008年招生);4)两年制硕士研究生(设同声传译、高级口笔译两个方向;计划2009年招生)。

翻译学院的办学突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口语强的特点,以笔译为基础,以口译为重点,以培养多语种(三个以上语种)传译能力为特色,以吸纳国际生源为办学亮点。翻译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口笔译技能,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担任国际会议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外交、外贸、企业、新闻媒体、金融、法律等部门口笔译工作的高质量翻译人才。

翻译学院的硬件设施先进、齐全,包括不同规格的语言实验室、同传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丰富的中外文图书音像资料、翻译教学与理论研究数据库,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邮政编码:100024

联系电话:01065778945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于1994年6月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举办过数届高级翻译班。1979年受我国政府和联合国总部的委托,成立了联合国译员训练部,为联合国培养同声传译和笔译人才,前后共12批217人,其中大部分在纽约、日内瓦等地的联合国机构任职。他们的业务水平及表现得到了联合国方面的好评。他们在国内工作期间,不少人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译训部还为国内外交部、财政部、文化部及上海外办、重庆外办等单位代培高级翻译人员约30人。

1994年,译训部开始以高级翻译学院的名义招生,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国内培养高级口译人才。暂设英语一个语种。现有教师13人,另聘知名翻译家参加教学。

1996至1998年,高级翻译学院连续三年为香港特区政府的译员3批共24人来校进修提供方便,为他们组织了口译教学和交流。

培养目标:培养英汉同声传译人才和其他高级口笔译人才,属应用类研究生。毕业生应能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政府部门高级口笔译工作。

学制:两年。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

课程设置:英汉交替传译、视译、同声传译、笔译、翻译理论等。

该学院每年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招收新生60名(其中公费3名,保送1名,委培、自费54名)。考生应具有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不限。报名和考试日期以全国统一报考时间为准。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二号16信箱

邮政编码:100089

联系电话:(010)8881638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School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成立于2005年,是一所旨在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的研究型学院。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白云山下, 即广外北校区。

高级翻译学院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培养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双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掌握多方面的口、笔译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翻译应用型人才及受过严格、规范的翻译理论训练的翻译研究型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外交、外经贸、国际文化科技交流等方面的高层次口译、笔译任务及译审工作;能胜任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及高级别领导人的口译工作; 胜任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高级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

高级翻译学院培养五种人才:(1)翻译学研究博士研究生;(2)翻译学硕士研究生(设国际会议传译、口笔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法律翻译研究、商务翻译研究、传媒翻译研究等研究方向);(3)“翻译实务”专业双学位本科生教育;(4)翻译专业本科生;(5)高层次职业翻译人才培训。为全国的翻译从业人员及拟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的考生提供培训,特别是定期为本省各主要外事、外经贸单位提供团体翻译人才培训,定期为全国的高校翻译师资,特别是口译教学师资提供培训。高级翻译学院是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暨中国翻译协会认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培训机构。高级翻译学院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相应等级的考试,毕业后直接取得由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从业资格。

高级翻译学院目前有口译系、笔译系、翻译学研究中心、高级译员培训中心、全国翻译研究资料中心等教学研究机构。学院目前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 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以及在读博士生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 50%。此外还聘请了十余名国内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高级翻译学院实施“翻译基本功+专业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期对所有研究生进行翻译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对“语言技能、百科知识、口笔译技能”等方面的训练;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对学员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训练,第四学期则主要进行学术(项目)研究及完成硕士论文。

高级翻译学院目前开设以下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

 国际会议传译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 口笔译研究 (Interpreting & Translation Studies)

 翻译理论研究 (Translation Studies)

 商务翻译研究 (Commercial Translation)

 法律翻译研究 (Legal Translation)

 传媒翻译研究 (Media Translation)

同时开设以下高级译员及高校翻译师资培训课程:

 高校翻译师资培训

 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二级、三级口笔译考试考前培训

 高级译员培训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邮政编码:510420

联系电话:0203620718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前身是建立于1991年8月的外国语言文学系,现设有英语系和日语系。英语系设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并增设英德双语和英汉翻译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可以在英汉双语翻译、英语语言与教学、和英语文学三个方向上招收硕士研究生;日语系下设日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有46人。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外聘专职教授3人、英语外教6名,日语外教4名。共有学生858人,其中研究生38人,本科生820人。学院教学资源与设备先进,其中包括图书资料室1个,自主管理数字化语音实验室3个,电教中心语言实验室6个,多媒体实验室2个。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并聘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其莘、张仲载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张柏然教授等著名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等科研与教研项目,出版各类著作三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学院还先后成立了翻译研究所、日语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翻译研究所在翻译学词典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翻译学院秉承“诚信,勤奋,合作,创新”的院训精神,始终坚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师资和学科建设为关键,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心,逐步建立了以翻译教学与研究为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不断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以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政编码:264209

联系电话:06315688253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成立于2003年4月,拥有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翻译学学位点,可授予翻译学硕士和翻译学博士学位。学院目前下设口译系、笔译系和翻译研究所。

高级翻译学院口译系开设的“会议口译”(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课程是国家“十五”、“211”重点项目,教育部唯一指定和投资建设的全国性专业口译培训基地。该课程为两年全日制硕士层次专业会议口译培训,旨在培养达到国际标准的,胜任国际组织、外交外事及各种国际会议和其他国际场合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工作的专业会议口译员。

笔译系是目前我国内地唯一以培养高级专业笔译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单位。在为期两年的全日制学习期间,学员不仅要接受全面、严格的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训练,更要进行大量实用文件的实习翻译 ,进行以联合国有关文件(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国际关系、经济等)为主,辅以文学及实用文体等翻译的大量实习。完成两年专业笔译课程(包括规定数量的实习翻译)并通过严格考试的学员可获得本院颁发的、经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认可的专业证书。通过国家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修完本院翻译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的学员,可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翻译学硕士学位。

2005年,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对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专业口译项目进行了全面考核,认为该学院专业口译项目完全满足了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要求,使该院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跻身世界排行15强的专业口译项目办学机构。

联系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邮政编码:200083

联系电话:02165610046,653119002991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应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而设立的一所旨在培养高层次翻译人才的研究型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现有教师17人,8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教学科研梯队。

高级翻译学院目前有口译教研室、笔译教研室、翻译学教研室和翻译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坚实的双语语言基础,掌握多方面的口、笔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外交、外经贸、国际文化和科技交流等方面的高层次口译、笔译任务及译审工作;能胜任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及高级别领导人的口译工作;能胜任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高级翻译教学及研究工作。

高级翻译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翻译学方向: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专注的学术精神及优良的学术潜质,具有高级口笔译翻译实践能力,并具备深厚翻译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能胜任高校翻译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并具备继续深造,攻读翻译学博士学位的理论水平,是集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级综合型翻译人才。

口译研究方向:该方向旨在培养英汉高级口笔译人才。学生应熟练掌握英汉口、笔译技能及基本翻译理论知识。毕业生应能独立担任大型会议同声传译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口、笔译工作,能胜任高等学校翻译教学及研究工作。

笔译研究方向: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熟练笔译能力并有一定翻译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师或高级翻译工作者。着重培养学生的笔头翻译功底和双语转换能力,使其能胜任重大的口笔译工作及专业书籍、文档的翻译工作;能胜任高等学校翻译教学研究工作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翻译、译审等工作。

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将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川外精神,按照“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为西南地区以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文化建设培养具有专注的学术精神和优秀的实践能力的翻译人才。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政编码:400031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旨在培养外语基本功扎实、翻译专业基础厚实、实际应用能力较强,能从事外交、外事、新闻、经贸、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等领域翻译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开设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同声传译三个专业方向,与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共建日语、俄语翻译方向。

学院坚持“高起点、厚基础、重技能”的教学原则,实行以分级教学方案为指导、以过程教学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资源优势明显,教学效果显著。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外籍教师4人。同时,聘请伦敦大学西奥·赫曼斯教授、南京大学许钧教授为特聘教授,聘请前联合国译员刘军教授、王瑞教授等10名国、内外著名翻译专家为客座教授。

学院成立以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学术译著2部,获中国第一届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新世纪全球华人文学翻译大赛优秀一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翻译形象大使“十佳”称号1人、学校首届翻译大赛三等以上全部奖项。师生应邀承担了“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第四届美洲欧洲中国旅游探险文献大会”、“西安高新区走进西安投资未来论坛”、“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长高级论坛”、“捷中经贸研讨暨企业项目洽谈会”等10余次高端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和文献翻译工作。

专业方向: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同声传译

学制与修业年限:本科(修业年限23年)

课程设置:

\[A\] 语言基础课:新闻听力、高级写作、世界文学、演讲技巧、辩论技巧

\[B\] 主题知识课:时文阅读、商务英语、美英社会与文化、国际政治与经济

\[C\] 专业方向课:翻译概论、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编译、视译、交替口译、同声传译、经贸翻译、政治外交翻译、英汉比较与翻译、文体与翻译、翻译批评

联系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5319014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内地第一所以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为宗旨的公办四年制本科学院。学院设有翻译系、商务外语系和对外汉语系。

翻译系:本专业的办学理念是为中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培养具有全球化和地缘文化意识的双语乃至三语精英人才。未来的毕业生,将会有一部分以高级口/笔译为职业,更多的毕业生将以双语或三语翻译的身份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本专业在强化口、笔译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院系开设的两年制第二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双学位毕业证书。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训练、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笔译、口译、现代汉语、中国文化导论、英美文化通识、欧洲文化导论、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商务英语系:本专业旨在培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英汉双语精英人才,在强化英语教育和翻译训练的同时,根据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商务、贸易、金融、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以熟练的口笔译能力,参与涉外商务活动。学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开设的第二学位课程,鼓励学生申报双学位。

主要课程:英语阅读、英语听说训练、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笔译、口译、商务英语、英美文化通识、现代汉语、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贸易、金融、法律和管理等。

对外汉语系:本专业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文化修养且能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师,为旅游和各类涉外部门培养导游和翻译人才。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汉语培养专家将为该系提供相应的专业协助。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训练、英语语法、笔译、口译、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水平测试等。

联系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邮政编码:519000

联系电话:07563668038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