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资讯
翻译名家
 
翻译家朱生豪
发布时间:2011-10-10 0:25:00||  点击:6373次||  文章分类:翻译名家||  发布人:翻译家(Fanyijia.com)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出生于浙江嘉兴南门的一个破落的小商人家庭,10岁丧母,12岁丧父,生活贫苦。兄弟三人,他为长子,由早孀的姑母照顾。入学后改名朱森豪。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

 

朱生豪 - 人物简介

朱生豪
朱生豪(1912.2.12—1944.12.26)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此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进行①。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徒,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②剧31种,部分散失,后终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朱生豪 - ①生平概况
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陆润,母亲朱佩霞。
1917年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1921年毕业,得甲级第一名。
1922年冬,母病逝。1924年〔民国13年〕,父患病去世。
1929年中学毕业,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学金待遇。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之江大学成立抗日救国会,当选为委员,担任文书股工作,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活动。1933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33年夏,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编辑,参与编辑《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又为《少年文库》作注释。1935年春,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
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剧。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8月26从上海避难至嘉兴,后辗转至新滕、新市等地避难,稍得安宁,即埋头补译失稿。1938年夏,重返在上海租界“孤岛”中恢复开业的世界书局。③

朱生豪和宋清如
 
1939年冬应邀入《中美日报》社任编辑,为国内新闻版撰写了大量鞭笞法西斯、宣传抗战的时政短文《小言》。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日报》被日军查封。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历年来创作的《古梦集》(旧体诗词、译诗)、《小溪集》、《丁香集》(新诗)等诗集以及为宋清如整理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⑤
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6月与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把译稿丢失的莎氏喜剧全部补译完毕。1943年1月,携夫人回嘉兴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他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又次第译出莎氏全部悲剧、杂剧,以及英国史剧4部,连同喜剧在内,共3l部。⑥
1944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月写完《译者自序⑦》,编《莎翁年谱》。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不得不放下已经开始译写的《亨利五世》译稿。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到12月病情日益严重,终在1944年12月26日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32岁。
1947年秋,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出版,计27部剧本。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朱译《莎士比亚戏剧集》。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内收朱译3l部剧本。1987年,夫人宋清如将朱生豪的31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手稿捐献给嘉兴市人民政府。⑧
朱生豪 - 作品
翻译书目

朱生豪译著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共3辑)1947,世界
莎士比亚戏剧集(1—12卷)1954,作家;
1958,人文奥瑟罗1959,人文⑨
威尼斯商人1977,人文
哈姆莱特1977,人文
雅典的泰门1977,人文
莎士比亚全集⑩1978,人文
亨利四世1978,人文
温沙的风流娘儿们1978,人文
李尔王1978,人文
著作有《古诗与古赋》、《雨丝》、《英雄与美人》、《莎士比亚全集》(译作)《朱生豪小言集》、《朱生豪情书》、《秋风和萧萧叶的歌》(朱生豪宋清如诗词集)①①《莎氏乐府本事》、《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古梦集》(旧体诗词、译诗)、《小溪集》、《丁香集》(新诗)

朱生豪 - 人物评价
朱生豪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中文本) ,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的老师,也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对朱生豪的描述为:其人今年二十岁,渊默如处子,轻易不肯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才也。夏老在高度评价朱生豪才华的同时,也点出了他的性格的孤僻。这对于生长在一个落魄的商人家庭,从小父母早亡,十岁丧母,十二岁丧父的人来说,在成长期接连碰到的如此重大变故必然会在性格上形成深刻的烙印,加上家境贫困,在父母双亡后,朱生豪显得更加的孤僻了。

中文名: 朱生豪
籍贯: 浙江嘉兴
性别: 男
民族: 汉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12年2月12日
星座: 水瓶座
去世年月: 1944年12月26日
所处时代: 现代
职业: 文学 诗人,翻译家
毕业院校: 杭州之江大学
成就: 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
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
重要事件: 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
1942年5月1日,在上海与宋清如结婚
名言: “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
代表作品: 译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等
爱好: 阅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