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词汇 |
石油地质开发名词解释(1-4)
发布时间:2013-12-26 17:44:00|| 点击:6027次|| 文章分类:专业词汇|| 发布人:翻译家(Fanyijia.com)
1.291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1.292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1.293 正构烷烃碳数分布 Carbon number distribution of n-alkane 指样品中正构烷烃最低和最高碳数的分布范围。常以正构烷烃碳数序列为横坐标,以其百分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分布曲线来表示。 1.294 碳优势指数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表示岩石抽提物中奇偶碳原子正烷烃相对丰度的一种方法,以CPI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C——碳原子。 同义词:CPI 值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1.295 正烷烃奇偶优势 Odd-even predominance of n-alkane 表示岩石抽提物中奇、偶碳原子正烷烃的相对丰度的一种方法,以OEP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Ci——表示碳数为i的正构烷烃的重量百分浓度或相对重量百分浓度; Ci+2——碳数为“i+2”的正构烷烃的重量百分浓度或相对重量百分浓度。其余类推; (-1)i+1——确保分子项在任何情况下都为奇数碳正烷烃。 同义词:OEP值 Odd-even Predominance 1.296 质谱分析 Mass spectroscopy analysis 利用电磁学原理,使试样的分子或原子成为正离子,并得到按不同质荷比顺序排列成质量谱,用以进行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分子式的确定和分子结构推断的分析方法。 1.297 色谱—质谱分析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analysis 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机,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定的分析。 1.298 有机质成熟度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指沉积有机质在温度(主要与埋藏深度有关)、时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向石油和天然气演化的程度。 1.299 成熟(度)指标 Mature indicator 反映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成熟程度的一些定量参数。如干酪根和孢粉的颜色(TAI)、镜质体反射率(R0)、牙形石色变指数(CAI)、氢碳原子比(H/C)和氧碳原子比(O/C)、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奇偶碳优势比(CPI或OEP)、芳烃结构分布指数(ASI)、自由基含量(以顺磁磁化率X表示)、时间-温度指数(TTI)等。 1.300 生油门限温度 Threshold temperature of oil generation 生油岩开始大量生成石油时的温度。简称“门限温度”或“温度门限值”。 同义词:成油门限温度 Threshold temperature of oil generation 有机质成熟温度Mature threshold temperature 成熟门限温度 Mature threshold temperature 注:对于同一生油岩(层)来说,生油门限温度和生油门限深度是相对应的,可以相互换算。 1.301 生油门限深度 Threshold depth of oil generation 生油岩开始大量生成石油时被埋藏的深度。简称“门限深度”或“深度门限值”。 同义词:成油门限温度 Threshold depth of oil generation 有机质成熟温度 Mature depth of organic matter 成熟门限深度 Mature threshold depth 注:对于同一生油岩(层)来说,生油门限温度和生油门限深度是相对应的,可以相互换算。 1.302 液态窗 Liquid window 液态石油烃类能够大量形成并保存的温度或深度区间。 同义词:生油窗 Generative window 1.303 古地温 Ancient geotherm 在地质历史上的地面和地层中的温度。 1.304 地温梯度 Geothermal gradient 在地表外热层及常温层以下,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变化率(℃/米)。通常以℃/10米表示。 同义词:地热增温率。 Geothermal degree 1.305 温度深度曲线 Temperature-depth curve 指在研究有机质的热演化时用于表示其温度与埋藏深度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图。 1.306 镜质体反射率 Vitrinite reflectance 从煤田地质学引入的一个术语,意指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发生缩聚也产生与煤岩镜质体相似的性质,亦对入射光具有反射的能力。仍以Ro%表示。 1.307 煤阶 Coal rank 指根据可燃基挥发分(Vt)、煤中碳的含量(Ct)和镜质体反射(Ro)等主要指标将煤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是研究煤化作用和有机质成熟作用的重要参数。 1.308 泥煤 Peat coal 高等植物残体在沼泽中经过以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而形成的一种松软有机堆积物。 同义词:泥炭 Slurry coal 草炭 Grass coal 1.309 褐煤 Brown coal,Lignite 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的一种腐植煤,是一种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1.310 长焰煤Candle coal,Long-flame coal 变质程度最浅一种烟煤。 1.311 气煤 Gas coal 低变质的一种烟煤。 1.312 肥煤 Fat coal 中等变质的一种烟煤。 1.313 焦煤 Coking coal 变质程度比肥煤深的一种烟煤。 同义词:主焦煤 Main coking coal 1.314 瘦煤 Lean coal 高变质一种烟煤。 1.315 贫煤 Meagre coal 变质程度比瘦煤高的一种烟煤。 1.316 烟煤 Bituminous coal 由褐煤经变质作用形成的煤化程度较深的一种腐植煤。按其可燃基挥发分Vy的高低和粘结性的强弱可分为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和贫煤等。 1.317 无烟煤 Anthracite coal 由烟煤或腐泥煤变质形志的一种燃烧时无烟或少烟而短火焰的腐植煤。 1.318 固定碳 Fixed carbon 是煤中有机质经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残余。常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其实验计算式为: 式中:GgD——分析试样的固定碳含量,%; Wf——分析试样的水分,%; Af——分析试样的灰分,%; Vf——分析试样的挥发分,%; 1.319 定碳比(值) Fastened carbon ratio 表示煤化过程中有机质受热碳化的指标。定碳比可以下式表示: 定碳比=固定碳/(固定碳+挥发成分)×100% 1.320 孢粉碳化度 Degree of pollen carbonization 沉积物中的孢粉颗粒,在成岩作用中随埋深、温度、压力增加逐步碳化的程度。 1.321 孢粉色变指数 Colour index of pollen 沉积物中的孢粉颗粒在成岩作用中随埋深、温度、压力增大,其颜色由浅变深、透明度降低而出现的色差变化并据此确定的等级。 1.322 热变(质)指数 Thermal alteration index 根据沉积物中的孢粉颗粒和干酪根在成岩作用中随埋深增加、温度和压力增大,逐步发生碳化,其颜色由浅变深、透明度降低所出现的色差变化而确定的等级。 同义词:TAI值 Thermal alteration index 1.323 易氧化度 Oxidizability 沉积物中有机质易被氧化的程度,它是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指标。 1.324 元素分析 Element analysis 研究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中元素组成的分析。 1.325 氢碳原子比 Hydrogen carbon atom ratio 指有机质中氢、碳原子含量的比值。该比值依有机质类型及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异。 1.326 氧碳原子比 Oxygen carbon atom ratio 指有机质中氧、碳原子含量的比值。该比值依有机质类型及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异。 1.327 红外光谱分析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特性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含量的方法。 1.328 紫外可见光谱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scopy 某些物质在吸收辐射后,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具有一定的特征吸收峰,由此得到的一组不连续的吸收光谱。 1.329 荧光光谱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利用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被激发出荧光,通过单色器色散记录出荧光波长对应荧光强度的曲线。 1.330 芳香烃结构分布指数 Distributive index of aromatic structure,Aromatic structure index 指缩合芳烃(10个碳以上)组分中与芳香核直接相连的两类初级氢原子的丰度比,为石油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指标之一。 同义词: ASI Aromatic structure index 1.331 时间-温度指数 Time-temperature index 一种由反映有机质热降解速度与埋藏时间和温度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的,判断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以“TTI”表示。其基本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A——频率因子,热降解过程中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分子碰撞次数; E——活化能,kJ/mol; T——反应温度,K; e——自然对数的底; t——热降解过程经历的地质时间,106a Ti——在第i地层单元或区间内的反应温度,K; Δti——在温度区间Ti中经历的时间,106a。 同义词:TTI值 Time-temperature index 1.332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利用具有不成对电子的顺磁性物质在外加高频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跃迁发生的共振吸收谱来测定和研究该类物质的分子结构、自由基浓度等的分析技术。 同义词: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1.333 自由基含量 Content of free radical 一个分子或分子的一部分的正常化学键被破坏而产生的不配对自由电子的量。 1.33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利用带核磁性的原子或分子在磁场中核吸收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的两个能级差的能量所产生的共振谱,来测定分子中某些原子的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的分析技术。 1.335 有机质热演化模拟 Si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heat evolution 指在一定的概念和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实验室模拟,再造有机质的演化过程、途径,测定出一系列的反应产物并准确推导出反应机理的实验过程。 1.336 热解分析 Pyrolytic analysis 根据有机生油理论及干酪根概括热降解成烃机理,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还原条件下对样品(如含有有机质的岩石,分离出的干酪根等)加热降解并检测其产物的分析方法。 1.337 热解色谱 Pyrolysis gas-chromatogram 一种热解-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技术及其所获得的谱图。 1.338 热解色谱质谱 Pyrolysis gas-chromatogram and mass-spectrogram 一种热解-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联合分析技术及其获得的谱图。 1.339 热解参数 Pyrolytic parameter 这里指由岩石热解仪所直接测得样品的基本参数和由它们导出的衍生参数。 1.340 氢指数 Hydrogen index 热解分析中的一种参数。为热解烃量是与该样品总有机碳含量的比值。以符号“HI”表示,其单位为mg(烃)/g(有机碳)。 1.341 氧指数 Oxygen index 热解分析中的一种参数。为热解有机质的二氧化碳量与该样品总有机碳含量的比值。以符号“OI”表示,其单位为mg/(CO2)/g(有机碳)。 1.342 生烃量 Quantity of generated hydrocarbon 指某一体积或某一重量烃源岩中已生成烃类物质的数量。它包括从烃源岩中运移出去或散失部分(即排烃量)和仍残留在烃源岩中的部分(即残留烃量)。其基本单位为公斤(kg)或吨(t) 立方米(m3)。 1.343 生烃潜量 Potential of generating hydrocarbon 指某一体积或某一重量烃源岩中有机质,在自然地质条件下可以生成烃类物质的最大数量。它包括至今已生成的烃量和尚未转化的剩余生烃潜量两部分。其基本单位为公斤(kg)或吨(t)或立方米(m3)。 1.344 剩余生烃潜量 Residual potential of generating hydrocarbon 指已进行不同程度生烃的烃源岩中有机质,在自然地质条件的进一步作用下,其尚未转化成烃的剩余部分可以继续生烃的潜量。 1.345 生烃率 Hydrocarbon generation rate 指有机碳生烃率、烃源岩体积生烃率、烃源岩重量生烃率、潜量生烃率等的通称。 同义词:产烃率 Hydrocarbon production rate 1.346 有机碳生烃率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to organic carbon 指单位重量有机质或烃源岩在热力或其它作用下产生的烃(HC)量与其总有机碳(C)含量的比率。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也可用单位为mg(HC)/h(C)或kg(HD)/t(C)的比值表示。 1.347 烃源岩体积生烃率 Volume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to source rock 某一体积烃源岩的生烃量与该源岩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烃源岩的生烃量。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也可用m3(HC)/km(Rock)单位表示。 1.348 烃源岩重量生烃率 Weight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to source Rock 某一重量烃源岩的生烃量与该源岩重量之比,即单位重量烃源岩的生烃量。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也可用mg(HC)/h(R)或kg(HC)/t(R)单位表示。 1.349 潜量生烃率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ed to the generation potential 在同一体积或同一重量烃源岩中的生烃量与生烃潜量之比。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1.350 生烃潜率 Potential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体积生烃潜率和重量生烃潜率的通称。 同义词:产烃潜率 Potential of hydrocarbon production 1.351 体积生烃潜率 Potential volume ratio of hydrocarbongeneration 某一体积烃源岩生烃潜理与该源岩体积之比,即单位积烃源岩的生烃潜量。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也可用m3(HC)/km3(R)单位表示。 1.352 重量生烃源率 Potential weight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某一重量烃源岩的生烃潜量与该源岩重量之比,即单位重量烃源岩生烃潜量。以百分数和小数表示,也可用mg(HC)/g(R)或kg(HC)/t(R)单位表示。 1.353 剩余生烃潜率 Residual potential potential ratio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在同一体积或同一重量烃源岩中的剩余生烃潜量与生烃潜量之比。以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同义词:剩余产烃潜率 Residual potential ratio of hydrocarbon production 1.354 油源对比 Oil-source correlation 为在一个油区确定其原油的油源及其运移轨迹所进行的一项对比研究工作。包括原油与原油的对比和原油与生油岩的对比。 1.355 同源 Same source 指原油或油气流来自同一生油岩层。 1.356 非同源 Non-same source 指原油或油气流不来自同一生油岩层。 1.357 同位素 Isotope 同属于一种元素(核电荷数相同)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1.358 稳定同位素 Stable isotope 原子核稳定,不能自发放出α、β射线或通过K电子俘获等方式进行蜕变的同位素,为同位素的一种。 1.359 同位素分馏 Isotopic fractionation 指同一系统中某种元素的各同位素随各种物理、化学过程以不同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物相中的现象。 1.360 半衰期 Half-time 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其核数目减少到原有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1.361 同位素质谱分析 Isotope mass spectroscopy analysis 用质谱法测定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方法。 1.362 PDB 标准 PDB(peedee beleminite)standard 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中,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白垩系皮狄组箭石层标准比值C13/C12。为碳同位素世界通用标准。 同义词:皮狄组美洲拟箭石标准 Peedee belemnite standard 1.363 周口店标准 Zhou Kou Dian Standard 在国内测定稳定同位素比值中使用的中国北京周口店奥陶系石灰岩的c13/C12标准。 同义词:中国标准 China standard 1.364 X射线衍射分析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利用X射线射入晶全物质中产生的相干散射所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对各种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物相鉴定及确定混合物中各物相的相对含量。 1.36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利用不同元素所具有的特征X射线荥光谱线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1.366 原子吸收光谱 Atom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原子在吸收一 定的能量呈高能级的激发态后,又迅速回到低能级的基态,同时以光的形式辐射出吸收的能量,经过分光就可以得到按波长顺序排列的线状光谱。 1.367 海相生油 Marine origin of petroleum 指海相沉积物中的石油生成。 1.268 陆相生油 Continetal origin of petroleum ,Terrigenous origin of petroleum 指陆相沉积物中的石油生成。 1.369 二次生油 Secondary generation of oil 指一种在一次生油过程中因地壳上升埋藏变浅未能成熟、沉有大量生油的生油岩,当地壳再度沉降埋藏加深达到门限深度和门限温度,仍能生成大量石油的理论。 1.370 生油层面积 Area of source bed 是生油层在平面上分布区域大小的几何量度。其符号为As,单位为平方米 (M2)或平方公里(KM2)。 1.371 生油层厚度 Thickness of source bed 生油层上下界面之间垂直距离大小的几何量度。其符号为Hs,单位为米(m),或公里(km)。 1.372 生油层体积 Volume of source bed 生油层在三度空间分布区大小的几何量度。其符号为Vs。它等于生油层面积与生油层厚度的乘积,即Vs=As×Hs。单位为立方米(m3)或立方公里(km3)。 1.373 生油量 Quantity of source 指某一体积或某一重量生油岩中已生成石油的数量。它包括从生油层中运移出去或散失的部分(即排出量)和仍残留在生油岩中的部分(即残留油量)。其基本单位为公斤(kg)或吨(t)。 1.374 生油潜量 Genetic potential 指某一体积或某一重量生油岩中有机质在自然地质条件下可以生成石油的最大数量。它包括至今已生成的油量和尚未转化和剩余生油潜量两部分。其基本单位为公斤(kg)或吨(t)。 1.375 生油潜力 Genetic potentiality a.指定量表示的生油潜量。b.亦指依据有关资料或数,定性地对生油岩中的有机质在温度和时间综合作用的自然地质条件下可能产生油气的潜在力量的一般估价。 1.376 剩余生油潜量 Residual genetic potential 指已进行不同程度生油的生油岩中有机质,在自然地质条件进一步作用下,其尚未转化成油的剩余部分可以继续生成石油的潜量。 1.377 残留(生)油量 Residual oil content in source rock 指已发生初次运移(排烃)的生油岩体中目前所保留的已生成的分散油量。 1.378 生油强度 Strength of source 单位面积范围内的生油量。常以108t/km2表示。 1.379 储集岩 Reservoir rock 凡是具有连通孔隙和渗透性因而能储存石油或天然气等流体并能使之渗滤的岩石。 1.380 储集层 Reservoir bed 指由储集岩构成的岩层。简称储层。 1.381 陆源碎屑岩 Terrigenous clastic rock 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岩石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和胶结等作用而成的沉积岩。简称碎屑岩。 1.382 圆度 Roundness a.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b.在几何上反映为颗粒最大投影面的影像中的隅角曲率。其定量定义是: 式中r——隅角的内切圆半径,mm; n——隅角数; rn——各隅角的平均曲率半径,mm; R——颗粒的最大内切圆半径,mm; 注:当直接用外形轮廓描述颗粒圆度时,通常采用尖棱角状、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滚圆状等六级。或简化为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等四级。 1.383 球度 Sphericity 指碎屑颗粒的形状与球体相似程度。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A——颗粒在最大投影面中长轴的长度mm;B——颗粒在最大投影面中中轴的长度,mm; C——颗粒中与A、B轴垂直的短轴的长度,mm。 1.384 粒度 Grain size 指颗凿(碎屑颗粒、异化颗粒、结晶颗粒等)的大小。常用其直径表示。 1.385 粒级 Grain size grade 粒度分级或等级的简称。指按颗粒大小范围作的分级,每个粒级用二个粒度之间的范围表示,如粗砂(或粗砂屑,或粗晶)级表示粒径介于1.0~0.50mm之间的一个粒级。 1.386 粒径中值 Median diameter 表示一个碎屑岩(特别是砂岩)样品中粒度分布趋势,取自于粒度累积百分比曲线上50%处对应的粒径。用Md表示。 1.387 平均粒径 Mean grain diameter 表示碎屑岩粒度分布和集中趋势的参数。其计算分式是: 式中:Mz——平均粒径,mm; φ16——累积曲线上粗端16%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φ50——累积曲线上中间50%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φ84——累积曲线上中间84%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1.388 分选性 Sorted behaviour 指碎屑沉积物(岩)颗粒大小的的均匀程度。 1.389 分选系数 Sorting coefficient 指粒度累积曲线上25%和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的比值。是表示碎屑沉积物(岩)分选性的一种参数。其公式为: 式中:So——分选系数,无因次: P25——累计曲线上的2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R75——累计曲线上7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1.390 砾岩 Conglomerate 主要由粒径大于2.00mm的砾石经胶结作用而成的碎屑岩。 同义词:粗碎屑岩 Coarse clastic rock 更多文章
|